如果,人工智能(AI)除了有庞大的知识数据库,还懂得比对数据,运用数据,自成一一个有意识的一个体,甚至还能以她的意识,操纵他人的行为时;此时,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人类的掌握,而产生悲剧这?
神,创造了人;人,创造AI。神,远远超越人类的想像,人类还无法僭越神的境地。但是,人类确定掌握得了AI?人类真的认为AI一直都能受人类操纵,随人类的意志,想关掉就关掉,想更新就更新,想消灭就消灭吗?
《机械姬》(译名为《机械姬》,然而在看完电影之后认为,若是翻译成《科学美人》或许会更贴切地呼应着玛丽.雪莱(Mary Shelley) 在1818年出版的《科学怪人》Frankenstein。)
《机械姬》是2015年由英国导演亚力克斯·嘉兰(Alex Garland)所编剧与导演的电影。Garland在年轻时所创作的畅销小说《海滩》(The Beach)在2000年由Danny Boyle所导演,并由莱昂纳多·狄卡皮欧(Leonardo DiCaprico)主演,是部冒险的惊悚电影。Garland不只写小说、写剧本,现在还拍电影,首部导演的《机械姬》即获得烂番茄网的92高分,并获得2016年多项国际影展大奖,其中包括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。
三层故事结构铺垫惊悚与恐惧:骨干、肌肉、表皮
电影故事的前进步调缓慢,但是惊悚的营造却相当紧凑,没有冷场。随着镜头缓缓的前进,在冷酷的静默中,只有更多的疑惑与担忧,害怕与惊吓。
故事的场景相当冷调。主要场景都是在挪威拍摄,散发着浓浓的北欧风格。无论是室内装潢,或是幽静清冷的世外桃源,都有着干净利落的线条,温暖的木头混合冷酷的玻璃质感,呼应着故事的基调:慢慢愠出的情感与乍现的锋利现实。
故事的结构有三层:骨干,是建立在惊悚的法国童话故事蓝胡子(Bluebeared);肌肉,是圣经里的《创世纪》;表皮,就是《科学怪人》里的议题。
议题的讨论至少有四:
- 什么是创造?
- 人可以跟神一样,以自己的模样,创造人工智能吗?
- 科技与人的关是:是人操纵了科技,还是人被科技操弄了?
- 人为创造物的行为,是出于本能,还是有罪?
首先,就以故事的结构与基底,来了解这一个故事是如何建立惊悚与恐惧的调性。
故事里的Nathan,也就是“Bluebook”搜寻引擎公司的CEO(’blue’就是一个提示),是一个让人很不舒服的“大胡子”先生。这一个非常“有钱”的人,在深远的山中,有一个豪宅(城堡),在Caleb来到Nathan的山中豪宅时,得到一张Keycard;Nathan告诉Caleb,这是一把可以让Caleb“自由进出任何准许居室的钥匙”。只要能够进出的地方,这把钥匙都能开门。而那些打不开的门,则是有禁忌的地方。
由上面的故事梗概,应该就能发现,整一个《机械姬》的惊悚基底即是法国童话里的《蓝胡子》: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,被禁锢在豪华的城堡里;就在这美丽的山中城堡,竟然藏着一一个骇人的天大秘密。观众透过主角Caleb的视野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一间一间地打开房门,也一层一层地揭开恐怖的秘密。
由《蓝胡子》起始,我们还能理解故事里的其他角色与情节:包括“被受虐的年轻女孩(Ava)”、年轻女孩和她的姐妹(Kyoko)、衣柜里的其他姐妹,还有故事最后的“姐妹联合干掉蓝胡子”。
不过,如果Ex Machina的故事只单靠《蓝胡子》营造肯定不够看。当代的故事繁复许多。蓝胡子不过只是整一个故事的第一层,目的是惊悚的基本结构。
第二层结构就明白多了:《圣经》创世纪里的“上帝七天创造物质世界”。第二层结构目的是要建立“讨论的平台”,由“上帝创造人”,来讨论“人创AI”的应该与不应该,是否该有底线,底线到底在哪里等的诸多议题。
人因“创造”而成了神?
因为牵涉到《创世纪》里的神创世界,于是《机械姬》里也出现许多象征符号。例如,Caleb的旅程共有七天;每过一天,故事就会提醒我们来到第几一个章节(Session 1-7)。此外,因为神在创造世界之后,就把亚当与夏娃都放在伊甸园里。于是《机械姬》的故事场景同样也设立在幽静的世外桃源。透过对于高山、瀑布、草原、丛林等等的特写描绘,导演刻意地强调生意盎然的“伊甸园”景象,因为就在这一个伊甸园里,神创造了人类,且Nathan创造了Ava(夏娃)。
如果上帝创造人类,而Nathan创造Ava,这两一个创造的差异空间,将会导引出哪些讨论这?
首先,创造者Nathan被比拟为如神一般的伟大。于是,为了强调Nathan如神一般的伟大,不只创造出新的物种,竟还支配着这一个新物种的生命,于是就在Caleb抵达的第一天,他们有段对话大意即是
“Nathan你还真神呀!”
然而,人类僭越自己的能力范围的“创造”,是福还是祸这?Nathan真的如神一般吗?关于讨论“创造”,Nathan也透过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家,Jackson Pollock(1912-56),提出属于他自己的“创造理论”。
Nathan跟Caleb说,Pollock能创造出如此疯狂诗意的艺术品,即是处在某种独特的创造意识里:大脑不受理性思维控制,在一片放空的空白之时,以潜意识为主角,成为带动创作的手,不刻意而随机地随着潜意识的运作。就在这宛如梦境的情境下,即能创造出超越性的艺术作品了。这种不是透过理性主导的创作即是“无意识艺术(automatic art)”。
就是这样的创作理论,正好呼应了Nathan的处境:若不是正在喝酒,就是处在喝醉的状态。就是在这种昏昏朦朦的状态下,他反而能自然而然地,创造出美丽性感又聪明的Ava。
不过,这种无意识创造,放在文学艺术里,可以沟通潜意识、传递不明的美感,甚至达到美感的超越与突破。但是,若是把这样的创作意识放在创造AI这种关是到人类未来生机的机器人,真的可以这么无意识,这么超越吗?也就是说,科技真的能够像艺术一样,沉浸在无意识的喜悦中地创造吗?
对于“创造”时理性与情感的调和,Nathan特别重视“情感”的出神状态。于是,当Caleb很认真地要跟Nathan讨论关于Ava的图灵测试(Turing test)时,Nathan总不理会Caleb的观察,反而要求“说说你对Ava的『感觉』”吧!
这是种隐喻,正如同Nathan因为喝醉而失去理智,无法判断这样的先进科技能带来到底是福是祸,今日现实世界的科学发展,真的就是奠基于理性的判断,而不是出于一厢情愿的进步喜悦与超越快感吗?
事实上,导演对于Nathan声称的无意识与情感式的创造,并非全盘接收,藏在对话与字里行间的批评,都说明了导演的立场:创造者出神忘情的伟大创造,很有可能对人类来说,根本是场生命与文明的大浩劫。
在Nathan与Caleb的对谈间,他们提到原子弹的创造者J. Robert Oppenheimer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现在我是死神了,是摧毁世界的人。这一个段落明确地预告了Nathan最后即将面临的命运,当然也呈现出创造之神与毁灭死神之间的讽刺对比:当Nathan一直沾沾自喜自己如神一般的创造力之时,到底是如“神”一般,抑或是如“死神”这?
电影很妙地,在Ex Machina这一个题名上,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